党建工作

当前位置: yL23411永利官网登录 > 党建工作 > 支部生活 > 正文

支部生活

论《江泽民文选》的重大意义

来源:yL23411永利官网登录       时间:2012-11-26      点击量:
 论《江泽民文选》的重大意义



《江泽民文选》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出版了。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
党中央作出《关于学习〈江泽民文选〉的决定》,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学好用好《江泽民文选》。
胡锦涛同志强调,《江泽民文选》生动记录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的历史进程,科学总结了我们党领导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宝贵经验,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的新的重大理论成果,为我们更深入地学习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好地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最好的教材。
一、《江泽民文选》汇集了江泽民同志具有代表性和独创性的重要著作,是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好的教材,是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最有力的思想武器。
党的发展,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总是与党的理论发展联系在一起的。
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重视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重视用发展着的理论武装全党、指导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能够与时代发展同步伐、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
中国共产党先后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他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取得了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三大理论成果,这就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同志重要著作各类选编本特别是《毛泽东选集》的出版,对指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发挥了强大思想威力。
党的十五大,在党的十四大的基础上,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文选》等重要著作的出版,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时期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党的十六大,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提出了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战略任务。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此进行了全面部署:一是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二是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三是决定编辑出版《江泽民文选》。
江泽民同志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好的教材就是江泽民同志的著作。
2001年以来,已经出版了《论科学技术》、《论“三个代表”》、《论党的建设》、《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江泽民论加强和改进执政党建设》(专题摘编)、《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专题著作。现在,《江泽民文选》出版发行了,必将有力地推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和贯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一步发展。
《江泽民文选》收入了江泽民同志从1980年8月特别是从1989年6月至2004年9月这段时间内的重要著作。
《江泽民文选》分为3卷,共收入各类著作203篇,这是从江泽民同志两千多篇、上千万字的文稿中精选出来的。内容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
《江泽民文选》是由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胡锦涛同志亲自领导了编辑工作,对编选工作原则和编选工作进展等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全体同志认真阅读了文选收入的全部著作,对编选工作提出了重要建议。
江泽民同志审定了收入文选的全部著作。
《江泽民文选》,是江泽民同志呕心沥血之力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之结晶。
这是一份属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这是一部经过实践检验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江泽民文选》的出版,对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科学总结历史、正确把握现实、胜利开创未来,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肩负的庄严历史使命。《江泽民文选》生动记录了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的历史进程
事非经过不知难。
江泽民同志挑起中国共产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的重任,正值国际国内风云变幻之际,可以说是受命于危难之时。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发生严重政治风波,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面临空前巨大的困难和压力,我们党和国家处在决定前途命运的重大历史关头。
江泽民同志担任党和国家主要领导职务的13年里,来自政治、经济领域和自然界的困难和风险接连不断: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海湾战争,华东水灾,“台独”分裂势力猖狂挑衅,亚洲金融危机,长江和嫩江、松花江流域严重洪涝灾害,美国用导弹袭击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中美撞机事件,“9?11”事件,阿富汗战争,等等。
这些关系我国主权、安全和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大事件,使党和国家面临一次又一次严峻考验。
去岁不远,记忆犹新。在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历史关头和一系列重大事件面前,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紧紧依靠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审时度势,运筹帷幄,奋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航船沿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进。
1989年6月,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上的讲话掷地有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和基本政策没有变,必须继续贯彻执行。在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上,我要十分明确地讲两句话:一句是坚定不移,毫不动摇;一句是全面执行,一以贯之。”
1997年2月,敬爱的邓小平同志与世长辞,国内国外、党内党外都很关注我们党和国家的发展方向。
江泽民同志在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上坚定地表示:更高地举起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更好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是我们党中央领导集体坚定不移的决心和信念。
这是中国共产党面对严峻考验、面对巨大困难作出的鲜明回答。
这个回答概括起来说,就是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路线和基本政策不动摇,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一句话,就是要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威武雄壮的活剧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应运而生。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抓住了新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根本。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也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
评价一种理论,归根到底要看实践,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事实胜于雄辩。
从1989年到200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6992亿元增长到120333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519元增长到9398元,国家财政收入从2665亿元增长到18904亿元。
从1989年到2002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601元增长到2476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374元增长到7703元。
从1989年到2002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从1117亿美元增长到6208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从56亿美元增长到2864亿美元。
在这13年中,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在这13年中,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一国两制”由科学构想变为生动现实。两岸经济交流合作扩大,两岸同胞交往加深,维护了台海和平,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
人们公认,这13年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是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的时期,是我国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的时期。
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
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敌对势力曾张狂地扬言要在世界上“埋葬共产主义”,妄言中国将会步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后尘。然而,在国际风云的急剧变幻中,社会主义的红旗在中国不仅没有倒,而且更高地飘扬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显示出更加蓬勃的生机和更加旺盛的活力。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以13年的艰辛探索和理论创新,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鲜明的特点和最突出的贡献,在于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深化了我们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新时期的思想解放,关键就是在这个问题上的思想解放。我国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改革开放以来在前进中遇到的一些困惑,归根到底都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拨乱反正,全面改革,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到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近20年的历史性转变,就是逐渐搞清楚这个根本问题的进程。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的新形势、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上形成了富有独创性的理论成果。
深化对这个根本问题的认识,首先要科学认识中国共产党人的远大理想和现实奋斗的关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这个问题作出了科学回答。
一个政党的纲领就是一面旗帜。
江泽民同志强调,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这一基本原理,同时必须看到,共产主义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既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信念,以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和鞭策自己,更要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地做好现阶段的每一项工作,把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结合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实践,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防和军队建设等方面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和创新。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决中国的所有问题最根本的要靠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财大才能气粗,落后就要挨打;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推进所有制结构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国有企业改革;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扩大内需,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保证人民充分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尊重和保障人权,扩大基层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发展科学事业,推进科技创新,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真心诚意维护群众利益、关心群众疾苦,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着眼于打得赢、不变质,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贯彻落实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由应付一般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转到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来;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实现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实施科技强军战略,加强质量建设;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走出一条投入较少、效益较高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路子……
这些都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实践和理论探索取得的重大认识,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
这个回答,渗透在整部《江泽民文选》的字里行间。
这个回答,体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之中。
四、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突出地把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摆在了中国共产党人面前。能否作出正确回答,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当今中国的事情办得怎么样,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
在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生动实践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我们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展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下,中国共产党以改革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历史的演进令人警醒,发人深思。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国际上发生了一系列政权更迭、政党衰亡的重大事件。为什么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会丧失政权,有的政党甚至一夜之间土崩瓦解?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马克思主义政党要经得起长期执政的考验,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挫折中奋起、在战胜困难中不断成熟的一大法宝。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用好这个法宝,关键是要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准确把握时代特点和党的使命。
深刻变化的国际局势,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执政并长期执政,必然会对党的建设提出严峻考验和新的问题。
面对严峻考验,面对新的问题,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引起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长期深入的思考。
江泽民同志说:“中央要求领导干部要有忧患意识,要忧党忧国忧民。首先要忧党。如果不这样认识和提出问题,如果听任各种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恶化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那就难免出现杜牧所说的‘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局面。”
江泽民同志还说:“如果长期执政以后我们的干部丧失了当年夺取政权和建设初期那样一种蓬勃朝气,那样一种昂扬锐气,那样一种浩然正气,而变得明哲保身,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以至滥用权力,使党和人民的利益受到损害,那么,我们最后必然失去最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这是历史兴亡的规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对这个问题,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警醒。”
这些话振聋发聩,体现了江泽民同志对这个问题思考的思想深度。
“我们党要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马克思主义政党要立于不败之地,首先必须明确和坚持自己的性质,为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奠定坚实阶级基础。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确定自己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中国工人阶级始终是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无论党的地位、环境和历史任务如何变化,党的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不能改变,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不能动摇。
中国共产党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忠诚地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而奋斗。这是中国共产党最为深厚的群众基础、最为深厚的力量源泉。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江泽民同志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使中国共产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江泽民同志强调,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昨天先进,今天未必仍然先进。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
坚持党的先进性,就要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凡是符合“三个代表”要求的,就毫不动摇地坚持,凡是不符合“三个代表”要求的,就勇于实事求是地纠正。
党的建设必须按照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展开,朝着党的建设总目标来加强,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关键要着力解决好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大力加强思想建设,坚持把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大力加强组织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抓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这个关键,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大力培养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会治党治国的政治家,要求领导干部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大力加强作风建设,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明确要求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总揽全局的能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从新形势下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从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等方面,进一步回答了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重大问题。
这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最根本的坚持和最重要的发展。
五、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改革。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江泽民同志说,改革开放是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管遇到什么问题和干扰,都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我们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自觉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促进生产力发展和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目的是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改革的这个方向和这种性质,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确定并始终坚持的。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好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和方向,对于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和最终取得完全成功,是极端重要的。
江泽民同志深刻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深化对计划和市场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这个精辟论断,使中国共产党人在计划和市场关系问题上的认识有了新的重大突破。
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逐渐酝酿成熟。
1992年10月12日,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上宣告:“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要求我们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这个重大战略决策,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造性发展。
其重大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显示出来。
从党的十四大到党的十六大,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10年。
围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中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大跨度的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实现了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体制的基本格局,打开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通途。
这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辉煌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伟大的制度创新。
实践证明,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是完全正确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改革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 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推进世界多极化,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外部环境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随着时代车轮的飞转,世界已经和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化,如何在中国走向世界的历史进程中正确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主动权,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紧迫而重大的课题。
从汉代到明代初期,中国科学技术在世界上一直领先长达14个世纪以上。然而,由于封建统治者闭关自守、夜郎自大,近代中国落后了,直至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不堪一击,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沦入任人宰割的悲惨境地。
这个历史教训极为惨痛。其基本教训是,不看世界发展大势,固步自封,停滞不前,必然导致国家和民族衰落。
放眼看世界,成为中国近代以来寻找救国救民真理和道路的无数志士仁人的重要抉择。孙中山先生就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中国共产党人,都是极具世界眼光的革命家。
纵观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天下大势,形势逼人,不进则退。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更大贡献。这是历史和时代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使命。
“必须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正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
江泽民同志深刻洞察世界形势发展变化的总趋势,指出: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通过在平等基础上的对话、协商、谈判解决国际争端,而不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维护世界和平,保持国际社会稳定……
――积极促进世界多极化,维护世界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推动多种力量和谐并存;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也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积极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实现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趋利避害,使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都从中受益……
――始终把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作为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积极寻求和扩大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保持良好周边环境;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扩大我国战略空间……
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下,我们坚持冷静观察、沉着应付、绝不当头、有所作为的战略方针,主持公道、伸张正义,树立了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良好形象。我们努力增强综合国力,营造有利战略态势,增强国家战略能力,广泛开展互利合作,在涉及国家利益和国家主权的问题上决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有利于我国的和平国际环境特别是和平周边环境。
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我们不可能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建设和发展自己。从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看,我们搞现代化建设,必须到国际市场的大海中去游泳,不断提高我们搏击风浪的本领。
正是基于这样的科学判断和战略思维,我们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把对外开放提高到一个全新的水平。
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谈判的过程中,党中央制定并坚持了维护我国根本利益的指导原则。在谈判的艰难时刻,江泽民同志作出了“谈判还要进行,但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的重要指示。经过15年谈判,经过艰难复杂的斗争,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江泽民同志又及时提醒全党,新的较量和斗争刚刚开始,真正的较量还是在国际国内市场上。
要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必须善于从国际国内政治大局出发考虑问题,始终把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尊严和完成祖国统一置于神圣地位,切实维护我国的国家安全和根本利益。
江泽民同志总结亚洲金融危机的深刻启示,指出: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个国家特别是一个大国的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在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和合理的经济结构之上,必须有自己强大的基础产业;参与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既要充分利用其中可以利用的各种有利条件和机遇来发展自己,又要清醒认识和及时防范其中可能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和风险。
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大,日益发展壮大的中国走向世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越来越主动,战略空间不断扩展,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在世界战略格局中取得了更加有利的地位。
在今天的世界上,中国已经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犹如立于高山之巅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正不可阻挡地冉冉升起!
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贯穿《江泽民文选》的灵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也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同志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进一步提出了与时俱进的要求。鲜明地提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而实际生活总是在不停的变动中,这种变动的剧烈和深刻,近一百多年来达到了前人难以想象的程度。因此,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
江泽民同志说:“我们必须与时俱进,继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如果因循守旧、停滞不前,我们就会落伍,我们党就有丧失先进性和领导资格的危险。”
江泽民同志又说:“中央一再强调要进行理论创新,为什么?因为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要使党和国家的发展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否则一切新的发展都谈不上。说要从政治上看问题、考虑问题,这就是最重要的一个政治考虑。”
江泽民同志还说:“一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一点,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二是一定要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勇于追求真理和探索真理的革命精神。这一点,也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我认为,这两个‘坚定不移’、两个‘不能含糊’,始终是检验我们是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试金石。”
与时俱进,就必须解放思想,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与时俱进,就必须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中尊重规律、把握规律,进行新的理论概括和创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与时俱进,就必须根据党和人民新的实践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这是江泽民同志的名言,反映了他对与时俱进对党和国家工作全局重要作用的深邃认识。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国古人在几千年前就认识到了这个鲜活的道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创新精神,在中国共产党人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能够形成并发挥强大理论威力的根本原因。
八、《江泽民文选》集中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孕育、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集中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丰富内容、深刻内涵、理论品格
可以说,最能深刻而全面地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代表性著作,都在《江泽民文选》中了。还可以说,最能生动而突出地反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孕育、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的文献,也都在《江泽民文选》中了。
了解一种思想理论的全部结论,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如果能进一步了解它是在什么条件下发生和发展的,创立者是如何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和忠诚于人民事业以及以怎样的勇气和襟怀去创立的,那么,我们对这种思想理论的把握,就可以更加深刻和全面了。
从这个意义上来学习《江泽民文选》,来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几点值得注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在世界社会主义遭到严重挫折、国际上“马克思主义过时了”的论调甚嚣尘上之时,江泽民同志坚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在深刻总结历史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的,世界历史的发展轨迹并没有超出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基本规律。他强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同时又要根据新的实践发展马克思主义。
世界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江泽民同志总是自觉站在历史发展和时代要求的高度,敏锐把握和科学分析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全球性科技革命的发展方向,全面审视和把握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进程和发展要求,从时代要求出发进行理论思维,使理论更加符合时代前进的步伐,更能自觉引领时代发展的潮流。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江泽民同志强调,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坚持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尊重实践,勇于实践,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竭的源头活水。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意愿和利益。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马克思主义理论,说到底,是为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服务的,是指导人民创造自己美好生活的思想武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体现了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本质。江泽民同志说:“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的这首诗,江泽民同志经常引用。他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时刻都要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关心群众疾苦,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重要动力。江泽民同志多次坦陈,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一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说:“确保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能够代代相传,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最后成功,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邓小平同志生前对这个问题是十分关注的,反反复复地讲,想得是很深的。现在,这项任务历史地落到了我们这些人身上。我对这个问题想得很多,有时夜不能寐。”他语重心长地说:“我现在的责任,也可以说我的历史责任,就是要带头解放思想,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党的事业要前进,必须有回答和解决新问题的理论勇气和政治勇气。”
坚持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把握时代的发展变化,紧密联系党和人民的壮阔伟大实践,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庄严职责,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孕育、形成、发展的理论和现实基础,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鲜明理论品格。
九、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我们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放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前进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发展的、前进的。
学好用好《江泽民文选》,就是要深入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精髓,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使中国共产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人民群众共命运。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了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这些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反映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和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学好用好《江泽民文选》,就要更好地把握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更好地把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推向前进。
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实践没有止境,解放思想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要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基本规律。”
胡锦涛同志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指出:“学好用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实践中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而神圣的使命。”
“且持梦笔书奇景,日破云涛万里红。”江泽民同志曾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进程,正在为中华民族开创更加辉煌的前景。
我们的事业必将更加兴旺发达,我们的国家必将更加繁荣昌盛,我们的未来必将更加光明美好。
历史的目光注视着我们,时代的重任鞭策着我们。
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必胜信念。
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和推动新的实践,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鲜活实践孕育和滋养新的理论,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胜利!



 

 
 
 
文章作者:
责任编辑:帅争峰

关闭

地址: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19号楼  邮编:710049
电话:(029)88965843
Email:scet@xjtu.edu.cn

官方微信

版权所有:yl23411永利(中国)有限公司官网